防有鹊巢,邛有旨苕。谁侜予美?心焉忉忉。
中唐有甓,邛有旨鷊。谁侜予美?心焉惕惕。
注释
①防:堤岸,堤坝。②邛(qiong):土丘,旨:美,好。苕(tiao): 苕草,一种长在低湿处的植物。③侜(zhou):欺诳。予美:我所爱的 人。④忉忉(dao),忧愁的样子。⑤中唐:庙和朝堂门内的大路。甓 (pi):砖瓦,(6)鷊(yi):绶草。(7)惕惕:心中优虑的样子。
译文
堤坝怎会有鹊巢?
土丘怎会长美苕?
是谁离间我爱人?
使我心忧添烦恼。
庭中怎会用房瓦?
土丘怎会长美绶?
是谁离间我爱人?
使我心忧添烦恼。
赏析
啊,一点不奇怪!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能发生。本来该在树上的鸟窝,完全可能筑到河堤上去。本来该长在湿地的水草,完全可能长到山上去。本来该用来盖屋顶的瓦,完全可能铺到地面上。
不知道是这世界怪,还是人的心有点怪,反正人们不大相信正常的,偏偏喜欢奇怪的。人们宁可相信狗嘴长象牙,而不肯相信狗改不了吃屎的本性。人们宁可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,而不肯相信不劳动者不得食。人们宁可相信他人的说三道四,而不肯相信自己的判断力。人们宁可相信包装精致的伪劣产品,而不肯相信货真价实的东西。人们宁可相信“特异功能”,而不肯相信科学……
反正,越是稀奇古怪,越是耸人听闻,越是天花乱坠,越是冠冕堂皇,相信的人就越多。不信可以试验,准保一试就灵。
骗子们,阴谋家们,心怀叵测者们,记住吧,这是你们取胜的法宝。
鉴赏
把不协调的事物放在一起,引起危机的恐惧,是《防有鹊巢》一诗的情绪症结。不过,由于历代诠释各异,引伸出许多有意思的观点。《毛诗序》说这首诗是“忧谗贼也。宣公多信谗,居子忧惧焉”。至于这位宣公是否信谗远贤,诗中并无实指。《毛序》仍然是一种揣想。朱熹则认为这是一首情诗,在《诗集传》中说是“男女之有私而忧或间(离间)之词”。朱熹的说法,抓住了诗歌情绪的焦点,又从“予美”二字引伸,才得出情诗的结论。